提前20多天 全省春茶陸續(xù)開采
眼下春回大地,氣溫逐步攀升,這個時候鄉(xiāng)親們正在忙著春耕備耕,同時,全省部分茶園提前迎來了春茶開采模式。
在位于幕阜山區(qū)的一個茶場,咸寧市的種茶大戶張加川師傅正組織上百人的采茶隊,開采今春第一批明前茶。
由于受去年暖冬影響,今年的春茶采摘期普遍趕了個早。經過了一個暖冬養(yǎng)分的積累,加上數次寒潮來襲,氣溫較低,發(fā)芽量有限,使得春茶的品質相當好。
在黃岡市英山縣的紅山鎮(zhèn),英山云霧茶也在3月14日進入了采摘期,鄉(xiāng)親們提著茶簍子,在茶園開采今春第一鍋云霧新茶。茶農石小菲介紹,現在芽頭剛剛出來,不是很好摘,而且摘的質量比較嚴格。一般都是要求摘一芽半長。
宜昌市夷陵區(qū)靠近三峽庫區(qū),三峽大壩建成蓄水后,形成了獨特的庫區(qū)氣候:氣溫高、溫差小、濕度大,非常有利于茶葉提前發(fā)芽,加上暖冬影響,今年的春茶采摘期相比往年足足提前了20多天。
明前春茶貴如金 一斤叫價3200元
每年清明節(jié)前,氣溫較低,茶葉生長緩慢,能達到采摘標準的芽茶不多。物以稀為貴,所以有“明前茶貴如金”一說。由于上市早,茶農望開生師傅供應的早春茶,批發(fā)價每斤賣到了120塊錢,在早茶市場上很俏銷。
而優(yōu)質英山云霧茶,還沒上市,就被嘗鮮的茶友們搶訂一空,這價格是一點也不便宜。茶農 陳念文師傅介紹:“第一鍋春茶是在網上進行預訂,茶一出來,就通過網上的平臺已經發(fā)出去了,沒有預訂根本就拿不到我們的第一鍋茶,價格定位是880塊錢一斤。”
在明前茶市場角力中,質優(yōu)則價高是不變的王道。種茶二十多年的張加川師傅按照有機化標準,在茶園遍布優(yōu)質桂花樹,濃郁的桂花香氣和茶葉深度融合,品質獨特,深受消費者喜愛,而這價格更是達到了3200元一斤。
從2月底開始,隨著氣溫逐步回升,全省春茶采摘面積在逐步擴大,前期主要集中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區(qū)和半山坡茶園,預計在本月底,會迎來大范圍采摘高峰。
茶葉店:新茶上市量少 嘗鮮客為主
春茶提前采摘,量少價高,樂了廣大茶農。因為離春茶采摘高峰還有一段時間,茶葉市場供應量有限,那么,在茶葉門店,銷售情況如何?
在武漢市武昌區(qū)的一家大型茶城,茶葉銷售門店眾多。小鄒是河南信陽人,從事茶葉銷售有十多年了,今年湖北春茶提早上市,3月15日左右,他才采購到少量新茶。
小鄒說,每年第一批春茶,他都親自前往恩施、宜昌、咸寧和英山等優(yōu)質茶葉產地采購,而這一帶的茶葉店主銷的早新茶,大多出自宜昌和恩施等地,而價格也從幾百到幾千元不等。
因為入春以來,歷經數次倒春寒,導致今年春茶的上市量減少,能到茶葉店的新茶就更少,而新茶又深受茶客的喜愛,所以價格比較高。相比平常,盡管春茶價格高,但是還是有不少茶客前來嘗鮮。
質優(yōu)量少 成本上漲推高茶價
眼下今年的春茶已經悄然上市,但是價格依然很強勁,一斤少則幾百,多則好幾千。那么,到底是哪些因素在推高茶價呢?
在茶葉主產區(qū)的咸寧市咸安區(qū),像鄭大姐這樣的采茶工,一天賺個200多塊錢是常事,有些速度快的,賺的更多。
近年來,隨著農村外出務工的青壯年逐漸增多,能充當采茶工的人力并不充足,尤其是提早開園搶市場的茶園,只有上調工價才能招到合適的人。
當地的種茶大戶 張加川介紹,“人工今年漲了有10% ,去年220、240,今年260 280。”
除了不斷上漲的工價,還有設備更新和制茶工藝改良帶來的成本增加,也無形之中推高了茶價。但是最根本的,還是茶葉品質的高低,在影響茶葉的最終定價。一般來說 大多數春茶品質要好于夏秋茶。
同時,一些有條件的茶農,優(yōu)中選優(yōu),根據客戶需求,按照有機生態(tài)綠色種植方式,準確定位高端消費群體,使得茶葉打了翻身仗,好茶賣出了高價。
清明節(jié)往后 茶葉價格呈下降趨勢
而一些省外優(yōu)質明前春茶,品牌響,加上市場營銷炒作,動輒上萬,而且上不封頂。按照往年的銷售情況,新茶全面鋪開還要等個一周左右。到了清明節(jié)前后,越往后走,湖北以及外省的春茶大量上市,會持續(xù)拉低本地春茶價格,特別是中低檔茶葉價格。
春茶優(yōu)勢多 叫好難叫座
湖北地處長江中下游,是個農業(yè)大省,同時也是傳統(tǒng)的茶葉大省,萬里茶道的源頭之一。截至2016年底,湖北茶園面積已經突破500萬畝,茶葉總產量超過28萬噸,綜合產值超500億。那么,相比國內名優(yōu)茶,湖北春茶如何?
咸寧市的種茶大戶張加川師傅說,雖然他們第一批有機綠茶開價3200塊錢一斤,在省內而言,屬于高價茶,但是放眼全國,卻算是低的。究其原因,并不是茶葉品質不行,而是名氣不夠大。
同湖北茶葉,不管是種茶歷史和茶園面積,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,而且種茶條件也很優(yōu)越,北緯30度獨特的亞熱帶季風氣候,加上山區(qū)丘陵分布廣,很適宜優(yōu)質茶葉生長。
經過多年發(fā)展,鄂茶形成了眾多地域性茶葉品牌,深受鄉(xiāng)親們以及周邊省份消費者的喜愛。
不過,相比西湖龍井、云南普洱等國內名茶品牌,湖北茶葉盡管體量大,產量高,但是卻淪為外省茶的原料地,一些外省茶商大量采購湖北優(yōu)質茶葉,然后賣出高價。到頭來,不少湖北茶卻是為他人作嫁衣。
挖掘茶文化資源 擦亮鄂茶品牌
乏品牌影響力,小眾品牌多而雜,導致鄂茶在國內茶葉市場叫好不叫座。對此,湖北省推出了一系列有力措施,提高茶葉科技含量,進行高標準茶園示范創(chuàng)建,同時,一些地方政府還拿出真金白銀,扶持茶產業(yè)發(fā)展。
同時,為了擦亮鄂茶品牌,讓湖北茶農靠種茶脫貧增收,過上好日子。湖北茶葉在品牌建設和推廣上,還要下足功夫。
編后:市場競爭,打價格戰(zhàn)的背后,其實拼的還是軟實力,品牌響不響,直接影響茶葉的最終定價,同時也直接關系到廣大茶農們的切身利益,希望湖北茶也品牌能夠早一天叫響全國。
( 壟上行記者 劉余 黃蕊 李夏明 實習記者萬羽 英山臺)